莎朗·斯通
Sharon Stone
-----------------------------------------------------------------------------------------------
莎朗·斯通祈求重塑公众形象
可叹抑或可悲?从1980年开始,她在银幕上苦苦奋斗了12年,仍抑郁不得志,到
1992年时,她已经34岁了,这对女演员来说意味着机会渐失、韶华不再,莎伦·斯通深知这一点。于是,她义无反顾地做了最后一搏,彻底为艺术而“献身”,《本能》这颗“性感炸弹”
在世界各地炸开了花,一夜间“天下无人不识君”。
出生于清苦家庭、排行老二的斯通从小便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信守着自己的座右铭
——冒险总比胆小怕事好,不冒险到头来便一无所得。
她以自己的追求方式最终实现了明星梦,所以当有人斥责斯通为了名利不惜出卖自己时,她并不否认。
成功不易,超越成功更难。《本能》之后,一连串颇为相似的角色将斯通导入误区,在一些片商眼中,她一丝不挂似乎比着装更有价值。对此,斯通感到困惑和不甘心,开始尝试
突破自己。《生者和死者》是她迈出的艰辛的第一步。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西部片,斯通自始至终将自己包裹在密实的牛仔装中,一副策马持枪的“酷”象格外新鲜。除担任主角外,斯通还身兼这部影片的制片,这是她首次参与幕后工作,从中不难看出她的勃勃雄心。而后,她同伊莎贝尔·阿佳妮一起投入到《魔鬼》的拍摄之中,斯通替代旧版中的西蒙·西涅莱,扮演了爱耍手腕的小学教师。1995年底,她又同罗伯特·德尼罗搭档,出演了《赌场》,这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讲述友情与背叛、崇高与堕落的影片尽管受到了“过份宣扬暴力”的指责,却为斯通嬴得了本年度金球奖最佳女演员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这对她的付出无疑是一种肯定。
除了不服输的性格和执著的精神外,银幕上下的斯通都在做着刻意的改变。那个在陌生人面前大谈狂热的私生活,以及对男友的偏爱甚于女友的斯通已成昨日云烟,现在她是在一种全新的人格面貌下穿着、打扮自己、尝试着设计一种庄严的举止和默默地自我克制的风格。
“我从不对任何事感到后悔,但如果那时我象现在这样了解世事,我想做裸体演出不是最好的主意。”据美国《大众》杂志报道,在拍摄《魔鬼》时,制片人因为坚持一个裸体镜头而受到斯通以遭到性骚扰为名的恐吓。“我有些紧张,”斯通坦承。的确,公共关系中的探戈是最难跳的。在演艺上重新定位势必要经过波折与阻碍,其惊险程度不亚于在世界体操大赛上做前空翻三周半加转体180度。
凭心而论,斯通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为求发展,她放弃学业参加选美;为求发展,她舍弃服装模特的职业去做一名跑龙套的小角色;为求发展,她毛遂自荐出演其她女星拒演的裸戏;仍是为求发展,她现在又在做着刻意改变。但她应该明白,想让人们重新认识是需要时间的,因为《本能》中那个手持冰凿、放浪形骸的形象令观众太刻骨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