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m Stoker's Draculd》 《惊情四百年》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Coppola,Francis Ford 主演:加里·奥德曼 Oldman, Gary 薇诺娜·赖德 Ryder, Winona 安东尼·霍普金斯 Hopkins, Anthony 基努·里夫斯 Reeves, Keanu 理查德·E·格兰特 Grant, Richard E. 公元1462年,君土坦丁堡受到土耳其人的袭击,德 考拉伯爵受命征讨土耳其军。不料就在他获胜之时,谣 言四起, 盛传他已被打败杀死。 他的妻子莉莎悲痛欲 绝,终于投河自杀,班师回国的德考拉只看到了妻子的 尸体。他愤怒地责问上帝,为什么他一生都为主而战, 最终却遭到这种结局。 他用长矛刺穿了十字架上的耶 酥,鲜血四流。德考拉从此投向了魔鬼,以鲜血作为生 命,成了一个不死的吸血僵尸。 四百年后,1897年的伦敦。律师所的年轻律师约拿 受命到罗马尼亚特兰斯瓦尼亚属地的德考拉家族城堡去 办理这位贵族后裔在伦敦的地产手续。为此,他将与未 婚妻——美丽的美娜分离。德考拉城堡的主人公正是已 化为吸血鬼的德考拉伯爵,他发现美娜与莉莎惊人相象, 认为美娜就是莉莎的转世再生。 他决定找到美娜, 找 回那一份遗失了四百年的真爱。他将约拿囚禁在城堡之 中,带上成箱子的故乡泥土:这是他力量的源泉,乘船 一路呼风唤雨来到伦敦。他的到来复苏了伦敦的黑暗力 量。吸血蝙蝠与狼人醒了,伦敦处于一种神秘的恐怖之 中。美娜的女友露丝受到一种诱惑而与狼人结合,开始 逐渐蜕变,最终将死去成为一个吸血僵尸。而美娜却总 在冥冥之中听到一种心灵的神秘的召唤,在恐惧中又带 有一种强烈的向往。来到伦敦的德考拉化为年轻的王子 找到了美娜,他的优雅风度和神秘迷人的气质逐渐征服 了美娜。美娜热烈地爱上了他,并在与他接触中隐隐回 忆起一些她前世作为莉莎的生活往事的悲惨结局,这使 她陷入一种忧郁与幸福之中。 露丝不断失血却又毫无根由的离奇病症终于吸引了 神秘学家宏希成, 他经过查证, 终于确认这一切怪异 之事的起因正在于伟大的吸血鬼德考拉身上。他联合并 说服了几个绅士一同对付这种可怕而神秘的力量。约拿 摆脱了魔女的控制, 逃出了古城堡, 被一所圣母院救 起,他写信给美娜让她来此与他完婚,以摆脱德考拉的 魔手。等他们回到伦敦时,露丝果然已在死后变成吸血 鬼。宏希成带人闯入了墓地,刺穿了她的心脏,割下了 头, 这样才杀死了吸血鬼。 约拿立即加入了宏希成一 伙,去对付德考拉。他们找到了他驻停的修道院,焚烧 了他带来的泥土。而德考拉此时已找到了美娜,并将一 切都告诉了她,美娜知道自己深爱着德考拉,决定永远 跟他在一起,变成不死的吸血鬼之身,共同享受永恒的 真爱。 由于失去了故乡的泥土,德考拉只有先回到城堡蓄 养力量。宏希成对美娜催眠,利用她对德考拉的爱的力 量追踪德考拉并彻底消灭他。终于在日落之前他们赶上 了德考拉, 并在城堡里重创了他。 美娜不顾一切地扑 上去,把将死去的德考拉拖入了城堡。在死亡的最后时 间,德考拉终于大彻大悟,重新回到了上帝主的怀抱, 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永恒的爱。他最终作为神勇英武的德 考拉伯爵,上帝的守护者而死去。美娜含泪举起长枪, 刺穿了他的心脏,割下了他的头颅。他们之间的爱情已 从中得到升华和永恒。 《惊情四百年》评析 恐怖片一直是十分受欢迎的影片片种。就其内容而 言,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恐 怖事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是以客观现实感受激发人 的心理恐怖感的。而另一类,就是描写一种虚幻的想象 的鬼神,取自于神话传说的故事往往更令人感兴趣。吸 血鬼的传说无疑是其中最恐怖,最刺激又最具浪漫色彩 的。这种题材被各个艺术家频繁运用,爱不释手,而影 片《惊情四百年》又是一部崭新的吸血鬼的恐怖影片。 所不同的是,它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看待它,一反以往 吸血鬼故事的基调,仿佛是一曲献给吸血鬼的壮丽悲歌。 一如传说,吸血鬼总是与贵族紧密相联系的,它是 一种十分高贵、傲慢的怪物,这种特性更增添了它的神 秘性与浪漫色彩。影片依然如此,但在此基础上的突破 却令人大吃一惊。它抛弃了以往对吸血鬼的观点,并不 是仅仅把吸血鬼作为一种邪恶与丑陋的化身,不再是一 无是处,死有余辜。影片中的德考拉在成为吸血鬼后, 住在阴森恐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堡中,处在那种似乎 处处都隐藏着怪异与邪恶的环境之中。他面目恐怖,笑 声阴森可怕,能够呼风唤雨,支遣黑暗的精灵,传说的 罪恶去为祸世间。但是,影片更着意刻画的是德考拉伯 爵那种对爱情的执着的追求。他本身是个英勇善战的充 满人类高贵而优秀的品格的人,但命运却玩弄了他,为 此他采取了坚决不疑的抵抗而不是妥协。他如同《失乐 园》中那象征叛逆与自由的撒旦,是一个为自由和公平 而战的勇士。为了追求到那份永恒的真爱,他可以放弃 自己的生命,放弃眼前的一切。影片结尾之处显然是败 笔之作,与命运抗争的斗士又变成了虔诚的信徒,这无 疑还是为教化而设,可谓是瑜中之暇。